每一個做新媒體的人一定都有想過,用戶會對什么內容愛又憎惡哪些內容!對不對?
可惜的是,就算你精通心理學,在這個千變萬化的時代,也不敢說能100%拿捏住讀者的愛與憎。
所以,我這標題不敢夸大,唯有定為“給新媒體運營的7點建議”,分享給大家,望有所啟發。
好奇心是人類行為的內在核心動機之一,是喜歡探究不了解事物的一種心理狀態,也是新媒體最可靠的一種內容方向,好奇心是永無止境的,也是本能的欲望。
熟悉的事物熟悉的場景自然是帶來不了好奇,不管是做營銷、運營、文案,還是做新媒體,一定得培養 “逆向思維”,也就是打破一些常態,提出反向的觀點,制造反差。
說白了,反常就是對用戶某個熟知的事物進行非常規(出乎意料)的闡述,形成與用戶認知的反差。
比如《如何管理你的老板?》、《好身材大多是吃出來的》、《我是從何從CEO一步步做到普通員工》等等。
一個出乎意料,內容又情理之中的選題角度,會顛覆大伙常規認知,從而引發好奇心,借此有效的牽住用戶。
而且,這種反常的內容,不點開看看你就渾身難受!
90后、95后乃至00后大軍日益成為各大品牌消費主力,越來越多品牌想通過年輕化來獲得這個群體的喜愛。
年輕人喜歡什么呢?
未必是大品牌,更重要的是,他們認可的品牌。
這樣的品牌就像朋友,可以交心,可以一起玩,可以一起哭,可以一起吐槽。并非要是完美的,而是像一個真實的人,有優點也有槽點,不再是過去品牌那樣每天都樹立高高在上的形象。
做新媒體運營也是如此,新媒體時代最大的變化之一就是平臺人格化,這就意味著有血有肉,有優勢也有缺點,當你有槽點的時候,更容易拉近與用戶的距離,人格也更完整。
別造完美人設,累,招煩。調侃自己,娛樂大家嘛。
我認識很多人,看微博喜歡一條一條的看評論,比看正文認真多了。
甚至有人說:我看微博只看評論!
詳細一問,為啥?然來高手在民間,評論區很多觀點犀利得簡直銷魂。
毫無疑問,大家對新的觀點,新的看法越來越有興趣,他們不喜歡那種千篇一律的東西,不喜歡沒有任何觀點的內容。
那些爆款文章,不是因為他們的文采好,也不是他們技巧有多強,而是他們有輸出自己的新觀點,有下功夫去挖掘生活的新洞察。
雖說:“太陽底下無新事”,人們喜歡的話題一直沒變過,像直男癌、奮斗逆襲、仇富、曠世愛情等等。但一定需要有鮮明的觀點和態度,觀點即爆點,態度即溫度。
否者,寫不出新意,誰都會看膩。觀點哪來?憋不出就多看評論區的大神。
沒有觀點的文章,會慢慢趨于平庸。
做新媒體,要有自己的態度,要表達自己的觀點。
大家都在強調要有自己的個性,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,這就是自我表達,會得到一大批人的認可,最后匯聚越來越多有同樣價值觀的人。
但是,自我表達不是自嗨的獨角戲,它是介于用戶需求與自我的中間區域。
你看有很多大V整天看著我行我素,特別有個性,那是因為他想清楚了自己的定位,也考慮好了他想要什么樣的用戶以及對應的用戶需求。
不是用戶喜歡什么我們就寫什么,這就喪失了自我表達;也不是我們想到什么就說什么,更不是用戶越反感什么我們就寫什么。
一個做起來快樂、輕松、有黏性的平臺,應該是不斷挖掘自我表達和用戶需求之間的交集。
聯系人:黃生
手機:132 2914 6822
電話:0769-8166-5888
郵件:1683080333@qq.com
地址:廣東省東莞市南城區眾利路聚大電商產業園D棟405-410